产品中心
文章详情
FST骨钉材料及优缺点
日期:2025-05-03 10:28
浏览次数:964
摘要:
FST骨钉应用于稳定新的骨折,翻修手术,关节融合,以及重建足,脚踝和脚趾的小骨。可用于**和儿科患者。
FST骨钉是骨接合用非有源外科金属植入物,由皮质骨钉(全螺纹和半螺纹)和松质骨钉(全螺纹和半螺纹)组成。
金属材料是研究*早的生物材料,它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韧性,特别适合用于机体硬组织缺损修复。常用的金属材料包括不锈钢、钴铬合金、钛合金以及镁合金,其中不锈钢和钴铬合金*早用于临床骨科,且获得了较好效果。不锈钢价格低廉且机械性能好,目前临床应用十分广泛,但存在抗腐蚀性能差的问题。钴铬合金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,但其生物毒性不容忽视。随后,惰性金属钛及钛合金用于骨科领域,其对成骨细胞的黏附和生长无影响,具有较强的机械性能。但钛合金与天然骨组织的弹性模量不匹配,远强于骨的机械性能,使其植入体内后会对周围骨组织产生应力屏蔽效应,骨组织会因缺乏应力刺激而生长**甚至退化。此外,值得注意的是,金属材料植入体内后会发生磨损或腐蚀,进而产生有毒的金属离子或颗粒,导致炎症级联反应,因此不适宜长期植入和修复大面积骨缺损。镁及镁合金成为用于骨修复的热点金属材料,控制Mg2+微量释放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体外生长,提高骨组织**能力。然而,纯镁的生物降解速度过快,难以满足受损骨组织的力学要求;过快降解亦会造成局部过碱化,并释放大量氢气,对成骨细胞的黏附和生长产生抑制作用。因此,研究者常通过合金技术将其制备成镁合金再用于研究。镁合金的降解速度较纯镁慢,同时抗拉强度和断裂韧性更好,使其能用作骨修复材料。目前已有大量镁合金骨修复材料被批准商用。